產地分布:
國內分布:生于濕潤草地。我國近年也曾引種。
國外分布:分布歐洲、蘇聯(lián)中亞地區(qū)和西伯利亞等地。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40—70(100)厘米,全體無毛。根粗壯,紡錘形,有分枝。莖直立,堅硬,有縱紋,自基部或中部分枝。基生葉與莖下部葉有長柄,葉片輪廓三角形或卵形,通常3—4回羽狀分裂,長7—20厘米,寬6—10厘米,側生羽片有小柄,2—5裂,頂端羽片3—7裂,末回裂片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頂端通常有尖頭,有時鈍長而有尖頭,長13—20毫米:寬2—3毫米,邊緣略帶軟骨質,并有粗糙細齒,下面葉脈突起。莖上部葉1回羽狀分裂,最上部葉鱗片狀,葉鞘長,狹窄,邊緣膜質,頂端小耳狀。傘形花序有長梗,直徑2.5—4厘米,傘輻5—10,不等長,總苞片缺乏,或1—2片,線形,早落;小傘形花序有多數(shù)花,直徑8毫米,花柄長;小總苞片多數(shù),線狀披針形,邊緣狹膜質,短于小傘形花序;花瓣黃綠色,外面略帶紅色,廣倒卵形,長1毫米,寬1毫米,頂端內凹,有狹小內折舌片,中脈內外兩面明顯突起,花柱基短圓錐形,花柱反曲,與花柱基等長。果實橢圓形或卵形,長4毫米,寬2毫米,背棱與側棱尖銳呈窄翅狀,分生果橫剖面鈍五角形?;ㄆ?—7月,果期8—9月。
生長習性:
繁殖培育:
園林用途:
病蟲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