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地分布: 分布在越南、斯里蘭卡、印度、老撾以及中國大陸的貴州、西藏、廣東、廣西、福建、云南等地。
形態(tài)特征: 大木質(zhì)藤本,全部無毛;莖扁,基部寬達(dá)40厘米,分枝圓柱形;卷須粗壯,不分枝。葉為掌狀復(fù)葉;小葉5,具柄,革質(zhì),矩圓狀披針形,長9-15厘米,頂端漸尖,邊緣有稀疏的鈍鋸齒,無毛或近無毛;葉柄長8-10厘米,粗壯。復(fù)傘形聚傘花序腋生;花小,綠色,4數(shù);花萼全緣;花瓣寬卵狀三角形,早落;雄蕊比子房短;花盤不顯著;子房寬圓錐形,柱頭4裂,輻射狀。漿果較大,直徑約1.5厘米,球形,具兩粒種子。
生長習(xí)性: 生長于海拔100米至2,100米的地區(qū),多生長于山谷要可及山坡巖石縫中。
繁殖培育:
園林用途:
病蟲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