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 | 資訊 | 商人 | 設(shè)計 | 園藝 | 景觀 | 商 | 供應(yīng)庫 | 求購庫 | 產(chǎn)品庫 | 黃頁 | 會展 | 其 | 園林論壇 | 植物庫 | 圖書 | 搜索 | 傳媒 | 建站 | ||
訊 | 工程 | 古建 | 資材 | 氣象 | 植保 | 務(wù) | 招投標(biāo) | 網(wǎng)交會 | 產(chǎn)品報價 | 人才 | 它 | 園林通典 | 服務(wù)指南 | 論文 | 法規(guī) | 調(diào)查 | RSS |


學(xué) 名:bophyllum delitescens Hance
別 名:
科:蘭科 屬:石豆蘭屬
產(chǎn)地分布:
產(chǎn)福建南部(同安、龍梅、詔安)、海南(保亭、陵水、三亞市、樂東、昌江、臨 高)、廣東東部(海豐)、香港、云南東南部和南部(麻栗坡、勐臘)、西藏東南部(墨 脫)。生于海拔約1000米的山谷溪邊巖石上和林中樹干上。
形態(tài)特征:
根狀莖粗壯,匍匐生根,粗約4毫米,常分枝,節(jié)間被膜質(zhì)鞘或鞘腐爛后殘留的纖 維,在每間隔3—11厘米處生1個假鱗莖。假鱗莖卵形或近圓柱形,長1.7—3.5厘米, 中部粗5—10毫米,頂生1枚葉,基部具許多鞘腐爛后殘存的硬直纖維,干后灰黑色。 葉薄革質(zhì),長圓形或橢圓形,有時倒卵狀長圓形,長16—25厘米,中部寬3.5—6厘 米,先端鈍或短急尖,基部楔形,具長2—3厘米的柄?;ㄝ銖纳屑禀[莖的根狀莖節(jié) 上發(fā)出,直立,常不高出葉外,長10--22厘米;傘形花序常具2—4朵花;花序柄粗約 1.5毫米,疏生3枚鞘;鞘筒狀,緊抱于花序柄,長約1厘米;花苞片披針形,長4—6 毫米,先端芒尖;花梗和子房長約1毫米;花茄紫色;中萼片卵形,凹下呈舟狀,長約 1厘米,中部寬3毫米,先端截形并且凹缺,在凹處中央具1條長約7毫米的芒,邊緣 全緣;側(cè)萼片狹披針形,長達(dá)6厘米,寬約2毫米,基部貼生在蕊柱足上,基部上方扭 轉(zhuǎn)而兩側(cè)萼片的上下側(cè)邊緣彼此粘合,先端長漸尖;花瓣鐮狀披針形,長5—7毫米, 中部寬1.5—2毫米,先端截形而凹缺,凹口中央具1個短芒,具3條脈,邊緣全緣; 唇瓣肉質(zhì),舌狀,向外下彎,長約5毫米,先端鈍,基部具凹槽并且與蕊柱足末端連 接,無毛;蕊柱長3毫米,基部由于蕊柱翅向前伸展而粗達(dá)3.5毫米;蕊柱足長5毫 米,其分離部分長3毫米;蕊柱齒伸延成臂狀,長3毫米,中部縊縮,近先端處寬約 0.8毫米,先端凹缺為2個尖齒乙 花期4—11月。
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福建南部(同安、龍梅、詔安)、海南(保亭、陵水、三亞市、樂東、昌江、臨 高)、廣東東部(海豐)、香港、云南東南部和南部(麻栗坡、勐臘)、西藏東南部(墨 脫)。生于海拔約1000米的山谷溪邊巖石上和林中樹干上。分布于印度東北部、越南。 模式標(biāo)本采自香港。
生長習(xí)性:
繁殖培育:
園林用途:
內(nèi)容: | |
關(guān)于我們 | 客戶服務(wù) | 服務(wù)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免責(zé)聲明 | 設(shè)為首頁 | 添加收藏 | 友情鏈接 | 重點(diǎn)扶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