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分布:
分布于四川東部和東南部(城口)、貴州、云南東北部至東南部、湖南南部、廣東北部和西部、廣西東部和東北部。
形態(tài)特征:
草質或老莖稍木質的藤本,除苞片有時被毛外全株無毛,小枝纖細,有條紋。葉薄革質或紙質,卵形或披針形,長5—15厘米,寬2—5.5厘米,頂端漸尖或尾狀漸尖,全緣、干時常褐色,基部圓;掌狀脈3—5條,在下面凸起,網狀小脈稍明顯;葉柄長2—6厘米,距葉片基部約1—5毫米處盾狀著生。花序腋生,總狀花序式或有時穗狀花序式,長可達20余厘米,總花梗常短,花序軸常曲折,干時黑色,雄花序較纖弱;苞片菱狀卵形或菱狀披針形,長1—1.5毫米或稍過之,無毛或有時被須毛;雄花;萼片4,僅基部合生,質稍厚,橢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約2.5毫米,鈍頭;花瓣4,通常合生,較少分離,長0.4—0.6毫米;聚藥雄蕊長約1.5毫米,有4個花藥;雌花:萼片2,一片近圓形,邊內卷,徑約1.8毫米,另一片對折,長約2—2.1毫米;花瓣2,微小,長不及1毫米,貼生在萼片的基部;心皮無毛。核果紅色,內果皮長約7毫米,背部每側有3行小瘤狀凸起。
生長習性:
常生林中或林緣和灌叢。山坡 灌叢中、陰溝邊
繁殖培育:
園林用途:
病蟲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