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商人 設計 園藝 景觀 供應庫 求購庫 產品庫 黃頁 會展 園林論壇 植物庫 圖書 搜索 傳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資材 氣象 植保 招投標 網交會 產品報價 人才 園林通典 服務指南 論文 法規(guī) 調查 RSS
蛋黃果
種  名:蛋黃果
學   名:Lucuma nervosa A. DC.
別   名:獅頭果、蛋果、桃欖、仙桃
科:山欖科     屬:蛋黃果屬
同種植物圖片

產地分布:
    蛋黃果原產古巴和北美洲熱帶,主要分布于中南美洲、印度東北部、緬甸北部、越南、柬埔寨、泰國、中國南部。中國在20世紀30年代引入,50年代廣州始有栽培。我國廣東、廣西、云南南部和海南有少量栽培。 原產南美北部,也栽培於其他熱帶地區(qū)。

形態(tài)特征:
    山欖科(Sapotaceae)小喬木,高3~7.5公尺(10~25呎),枝條開展;葉革質;花小,白色。果卵形,長5~10公分(2~4吋),橙黃色。果肉橙色,可食,味甜。 蛋黃果,又名獅頭果,海南的熱帶水果之一。原產南美北部。果實球形,未熟時果綠色,成熟果黃綠色至橙黃色,光滑,皮薄,果肉橙黃色,富含淀粉,質地似蛋黃且有香氣。果實除生食外,可制果醬、冰奶油、飲料或果酒。 蛋黃果為山欖科蛋黃果屬多年生常綠木本果樹,因果肉酷似煮熟的雞蛋黃而得名。我國海南、廣東、廣西、云南、福建等熱帶地區(qū)都有種植。蛋黃果含有豐富的磷、鐵、鈣、維生素C等營養(yǎng)物質及人體必須的多種氨基酸,含水量67%至73%,可食率71.3%至78.6%。 蛋黃果植株高3至6米,為小型喬木。樹體各部分均可分泌出白色乳汁。老熟枝條黃褐色,單葉互生,葉片紙質,狹橢圓形,兩面平滑有光澤?;ㄝ^小,1至4朵聚生于葉腋。未熟果為綠色,成熟時為橙黃色或橙紅色。果皮光滑,外果皮極薄,不易與果肉分離。中果皮肉質、肥厚、柔軟、蛋黃色,含水量少,味甜,似煮熟的雞蛋黃。種子通常1至2粒,近圓形或橢圓形。果實12月成熟,采收后需要后熟4至7天方可食用。 常綠小喬木,高7~9 m,樹冠半圓形或圓錐形;主干、主枝灰褐色,樹干堅韌,樹皮縱裂,嫩枝被褐色短柔毛。葉互生,螺旋狀排列,厚紙質,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長26~35 cm,寬6~7 cm;葉緣微淺波狀,先端漸尖;中脈在葉面微突起,在葉背則突出明顯?;ň凵谥斎~腋,每葉腋有花1~2朵;花細小,約1 cm,4~5月開花。肉質漿果,形狀變化大,果頂突起,常偏向一側;未熟時果綠色,成熟果黃綠色至橙黃色,光滑,皮薄,長5~8 cm,果肉橙黃色,富含淀粉,質地似蛋黃,且有香氣。 樹皮灰白色。枝條軟,多分枝,小枝圓柱形。葉互生,長圓狀倒卵形,長10-30cm,寬4-10cm,先端鈍或漸尖,基部楔形,葉面葉脈明顯,葉背葉脈凸起,側脈6-12對,葉柄長1.5-4cm?;ò咨ūL2-3mm;萼5裂,裂片圓形至廣卵形,長2.5-3mm;花冠白色,長2.5-4.5mm;雄蕊多數;雌蕊花柱短,柱頭不明顯,果球形、桃形、長卵形或紡錘形,未熟果含單寧多,果肉變軟為食用成熟度,熟果肉質疏松,金黃或蛋黃色,果汁甚少,有雞蛋黃香味,無酸略甜。種子1-3枚,有棱,側向略扁,種皮堅硬、褐色、具光澤。 蛋黃果與西番蓮的區(qū)別:西番蓮(學名:Passiflora coerulea L.)是一種芳香水果,有“果汁之王”的美譽。為多年生常綠攀緣木質藤本植物。果實甜酸可口,風味濃郁,芳香怡人。據測定,西番蓮果實含有超過132種以上的芳香物質,最適于加工成果汁,或與其它水果(如芒果、菠蘿、番石榴、柑橙和蘋果等)加工混配成混合果汁,可以顯著地提高這些水果汁的口感與香味;也可以做雪糕或其它食品的添加劑以增進香味,改進品質。原產于巴西,后來在南美、南非、東南亞各國、澳洲和南太平洋各地區(qū)都有種植。

生長習性:
    蛋黃果喜溫暖多濕氣候,能耐短期高溫及寒冷,果熟期忌低溫,冬季低溫果實變硬,頗能耐旱,對土壤適應性強,但以沙壤土生長為好。

繁殖培育:
    蛋黃果喜溫暖多濕氣候,年均溫24-27.5℃適宜。能耐短期高溫及寒冷,40℃或1-2℃短時間植株不致受害。 花期陰雨高溫嚴重落花,果熟期忌低溫,冬季低溫果實變硬,頗能耐旱,對土壤適應性強,以沙壤土生長最好。按果實形狀可分為圓果形或卵圓形、桃果形和紡錘形3個類型。用高空壓條、芽接及實生繁殖法均可。種子在播種前必須浸水一天,苗床要遮蔭保濕。以背北向南、陽光充足及風寒害小的地方為宜,株距4-6m。果肉含糖29.1-30.5%,淀粉5.6-8.1%,粗脂肪1-1.14%,100克果肉含維生素C24.3mg。樹姿美麗,適合作庭園栽培。 蛋黃果在正常管理條件下,萌芽力強,在南亞熱帶地區(qū)氣候條件下,一年一般可抽4次梢。 (1)春梢 一般于1月下旬至2月下旬抽出,通過對蛋黃果4年生圈枝苗觀察,春梢平均抽115條,平均長14.8厘米。萌發(fā)時間隨樹勢強弱、氣溫高低而變化。樹勢壯旺,上年只有秋梢而無冬梢的樹,至12上旬頂芽及其下數側芽較飽滿,則春梢多于1月中、下旬有雨水之后萌發(fā);樹勢較弱、上年抽出晚秋梢或遇冬春季溫度較低的情況下,則春梢多于2~3月才萌發(fā),少數甚至于4月才抽出,梢期50~60天。春梢是結果樹開花結果的重要枝梢,萌發(fā)適時將形成良好的結果母枝。在栽培措施上培養(yǎng)適時壯健的春梢是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2)夏梢 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抽出夏梢。幼年或青壯年樹無掛果的樹,先后可有2~3次夏梢。第一次在春梢老熟后4月份萌發(fā);第二次于6月上中旬萌發(fā);植株生長旺盛的樹于7月下旬再次萌發(fā)第三次梢,生長期跨入下一個季度。有時第一次夏梢尚未充分老熟,緊接著頂芽萌動,第二次夏梢抽出,由于連續(xù)生長,這時若營養(yǎng)供應不足,則第二次新梢生長量少而弱。有些結果樹的落花、落果枝,會從花、果枝的基部抽出夏梢。成年蛋黃果即使無開花,春梢老熟后通常有少量夏梢抽出。 蛋黃果 (3)秋梢 秋梢抽梢期一般為9月下旬至10月下旬,通過對蛋黃果4年生圈枝苗觀察,發(fā)現平均抽生秋梢146條,長約20.3厘米。在粵東地區(qū)也有提早于8月份抽出的。秋梢萌發(fā)時正值開花坐果期,若生長過旺勢必影響當年坐果率。 (4)冬梢 冬梢一般抽出較少,在11月中旬左右,有可能抽生一次冬梢。早冬梢通過加強施肥壯梢,有時還可形成晚花穗,但花質一般較弱,結果不可靠,冬梢抽出后常遇低溫霜凍,葉片細小且難以正常轉綠,甚至嫩葉干枯,成為光棍枝。部分植株在光棍枝上能進行花芽分化,花枝主軸及側軸較長而成長花穗。 蛋黃果不同品種枝梢生長量也有差異。要使枝條在樹冠內分布均勻,形成樹冠,就需要根據品種枝梢生長特點進行整形修剪。

園林用途:
    作行道樹、果樹、誘鳥樹栽植。

病蟲害防治

同科植物圖片
我要補充
內容:
供應商列表
暫無供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