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地分布: 臺,粵,桂,滇,瓊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短。稈高50~90厘米,圓柱狀,基部稍膨大。葉線形,長于稈或與稈等長,寬4~9毫米;葉鞘圓筒形,紫紅色。苞片3~5,葉狀,比花序長得多,長側(cè)枝聚傘花序復(fù)出,第一次輻射枝7~9,最長達(dá)15厘米,每枝又分出5~10個較 短的第二次輻射枝,小穗鉆狀,長5~11毫米,緊密排成近球狀的穗狀花序,小穗軸具白色透明的翅;鱗片緊貼小穗軸,狹長圓形,長3~3.5毫米,紅棕色,與小穗軸同時脫落,有5—7條綠色脈,雄蕊3,柱頭3,細(xì)長。小堅果線狀長圓形,有三棱,面向小穗軸,長為鱗片的1/2,具密細(xì)點。
生長習(xí)性: 生于水田、沼澤或濕地上?;ü?~12月(我國南方)。
繁殖培育:
園林用途:
病蟲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