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紅葉李樹苗】紫葉李 觀葉植物當(dāng)年開花綠化苗
- 供應(yīng)商家:胡大雪(個體經(jīng)營)
- 發(fā)布時間:2013/3/22
- 有效期限:2013/9/22
- 供應(yīng)地點:江蘇沭陽
- 該信息已被查詢次
別 名:紅葉李 科 名:薔薇科 屬 名:李屬 產(chǎn) 地:原產(chǎn)亞洲西南部,中國華北及其以南地區(qū)廣為種植。 習(xí) 性:紫葉李為暖溫帶樹種,喜陽光,在蔭蔽環(huán)境下葉色不鮮艷。喜溫暖氣候,不耐寒,較耐濕。對土壤適應(yīng)性強,以沙礫土為好,粘質(zhì)土亦能生長,根系較淺,萌生力較強。 [編輯本段] 形態(tài)特征 紫葉李又名紅葉李,為薔薇科李屬落葉小喬木,高可達8米,干皮紫灰色,小枝淡紅褐色,均光滑無毛,單葉互生,葉卵圓形或長圓形狀披針形,長4.5-6.0厘米,寬2-4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緣具尖細鋸齒,羽狀脈5-8對,兩面無毛或背面脈腋有毛,色暗綠色或紫紅,葉柄光滑多無腺體,花單生或2朵簇生,白色,雄蕊約25枚,略短于花瓣,花部無毛,核果扁球形,徑1-3厘米,腹縫線上微見溝紋,無梗洼,熟時黃、紅或紫色,光亮或微被白粉,花葉同放,花期4月,果常早落。 [編輯本段] 習(xí)性特點 紫葉李 喜陽光,喜溫暖濕潤氣候,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對土壤適應(yīng)性強,不耐干旱,較耐水濕,但在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黏質(zhì)中性、酸性土壤中生長良好,不耐堿。以沙礫土為好,粘質(zhì)土亦能生長,根系較淺,萌生力較強。 [編輯本段] 繁殖培育 扦插 常于春末秋初用當(dāng)年生的枝條進行嫩枝扦插,或于早春用去年生的枝條進行老枝扦插。 扦插基質(zhì):就是用來扦插的營養(yǎng)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扦插限于條件很難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質(zhì),建議使用已經(jīng)配制好并且消過毒的扦插基質(zhì);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沖洗幾次。海砂及鹽堿地區(qū)的河砂不要使用,它們不適合花卉植物的生長。 扦插枝條的選擇:進行嫩枝扦插時,在春末至早秋植株生長旺盛時,選用當(dāng)年生粗壯枝條作為插穗。把枝條剪下后,選取壯實的部位,剪成5~15公分長的一段,每段要帶3個以上的葉節(jié)。剪取插穗時需要 紫葉李 注意的是,上面的剪口在*上一個葉節(jié)的上方大約1公分處平剪,下面的剪口在*下面的葉節(jié)下方大約為0.5公分處斜剪,上下剪口都要平整(刀要鋒利)。進行硬枝扦插時,在早春氣溫回升后,選取去年的健壯枝條做插穗。每段插穗通常保留3~4個節(jié),剪取的方法同嫩枝扦插。扦插后的管理 溫度:插穗生根的*適溫度為20℃~30℃,低于20℃,插穗生根困難、緩慢;高于30℃,插穗的上、下兩個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爛,并且溫度越高,腐爛的比例越大。扦插后遇到低溫時,保溫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來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來;扦插后溫度太高溫時,降溫的措施主要是給插穗遮蔭,要遮去陽光的50~80%,同時,給插穗進行噴霧,每天3~5次,晴天溫度較高噴的次數(shù)也較多,陰雨天溫度較低溫度較大,噴的次數(shù)則少或不噴。 濕度:扦插后必須保持空氣的相對濕度在75~85%。插穗生根的基本要求是,在插穗未生根之前,一定要保證插穗鮮嫩能進行光合作用以制造生根物質(zhì)。但沒有生根的插穗是無法吸收足夠的水分來維持其體內(nèi)的水分平衡的,因此,必須通過噴霧來減少插穗的水分蒸發(fā):在有遮蔭的條件下,給插穗進行噴霧,每天3~5次,晴天溫度越高噴的次數(shù)越多,陰雨天溫度越低噴的次數(shù)則少或不噴。但過度地噴霧,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爛,因為很多種類的病菌就存在于水中。光照:扦插繁殖離不開陽光的照射,因為插穗還要繼續(xù)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yǎng)分和生根的物質(zhì)來供給其生根的需要。但是,光照越強,則插穗體內(nèi)的溫度越高,插穗的蒸騰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于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后必須把陽光遮掉50~80%,待根系長出后,再逐步移去遮光網(wǎng):晴天時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網(wǎng),第二天上午9:00前蓋上遮光網(wǎng)。 壓條繁殖 選取健壯的枝條,從頂梢以下大約15~30公分處把樹皮剝掉一圈,剝后的傷口寬度在一公分左右,深度以剛剛把表皮剝掉為限。剪取一塊長10~20公分、寬5~8公分的薄膜,上面放些淋濕的園土,象裹傷口一樣把環(huán)剝的部位包扎起來,薄膜的上下兩端扎緊,中間鼓起。約四到六周后生根。生根后,把枝條邊根系一起剪下,就成了一棵新的植株。 上盆或移栽:小苗裝盆或養(yǎng)了幾年的大株轉(zhuǎn)盆時,先在盆底放入2~3公分厚的粗?;|(zhì) 紫葉李 作為濾水層,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厚度約為1~2公分,再蓋上一薄層基質(zhì),厚約1~2公分,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上盆用的基質(zhì)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菜園土:爐渣=3:1;或者園土:中粗河沙:鋸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葉土中的一種。上完盆后澆一次透水,并放在遮蔭環(huán)境養(yǎng)護一周。小苗移栽時,先挖好種植穴,在種植穴底部撒上一層有機肥料作為底肥(基肥),厚度約為4~6公分,再覆上一層土并放入苗木,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放入苗木后,回填土壤,把根系覆蓋住,并用腳把土壤踩實,澆一次透水。 [編輯本段] 秋冬扦插詳述 紫葉李屬薔薇科李屬落葉喬木,其枝干紫紅色,葉卵形至倒卵形,褐紫色;4月中旬展葉,11月中旬落葉,終年不變色;喜溫暖、濕潤氣候,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紫葉李一般采取嫁接方法繁殖,但成本高,繁殖慢,易變異,壽命短。秋冬扦插方法成本低、速度快,扦插成活率達到95%以上。簡要介紹如下: 1.插條準(zhǔn)備選擇樹齡3至4年,生長健壯的樹作為母樹。在深秋落葉后從母樹上剪取無病蟲害的當(dāng)年生枝條,也可結(jié)合整形修剪將剪下的粗壯、芽飽滿,無病蟲害及機械損傷的枝條作為插條。將選出的 紫葉李 插條剪成40至50厘米的枝段,按100至200支打捆,用濕沙埋入貯藏。2.苗圃地選擇和整地苗圃地應(yīng)選擇排灌和交通運輸方便的地方,土層要求為深厚、肥沃、疏松的沙壤土。整地前,每畝地均勻撒施1至1.5噸腐熟農(nóng)家肥,并用50%多菌靈1500克撒于土中,進行土壤殺菌消毒;再用4000克50%鋅硫磷顆粒劑撒施殺滅地下害蟲。然后深耕、細耙、整平土地,清除雜草廢農(nóng)膜等雜物,做畦。畦長根據(jù)圃地而定,畦寬1米;畦與畦之間留溝,溝寬0.3米,深0.2米。做好后稍加鎮(zhèn)壓,將畦面中耕耙平,準(zhǔn)備扦插。3.扦插時間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 4.扦插方法扦插前,先將剛剪下的或貯藏在濕沙中的枝條,剪去細弱枝和失水干縮部分,然后自下而上,將長枝條剪成長10至12厘米,有3至5個芽的插穗。插穗下端近芽處剪成光滑斜面,以增加形成層與土壤的接觸面,有利于生根。插穗上端距芽眼0.8至1厘米處剪齊成平面。插穗剪好后,應(yīng)立即將其下端斜面浸入清水中浸泡15至20個小時,使插條充分吸足水。用50×10-6ABT6號生根粉按比例配成生根劑,蘸浸插穗以利生根。插穗斜面向下插入土中,株行距5×5厘米,上端的芽露出地面0.5至1厘米。扦插后立即放水洇灌,使插穗與土壤密接。待地面稍干后用雙層地膜覆蓋保墑,同時在畦面上搭1米高與畦面同寬的塑料小拱棚以利保溫、御寒。 5.扦插苗管理苗床有地膜和小拱棚的可保持長時間不必灌水,如地膜下土壤干燥,再沿畦溝洇灌一次水。*低溫度降至零下5℃時,應(yīng)在拱棚外加草簾防凍保溫;*低氣溫升至0℃后,白天揭開草簾,夜晚四周圍草簾;*低溫度達到5℃以上時,白天應(yīng)打開拱棚,適當(dāng)放風(fēng),防高溫灼傷幼苗。3月初,幼苗高3至5厘米時,白天揭開地膜通風(fēng)練苗,隨幼苗生長逐漸加大通風(fēng)量。3月中下旬至4月初,注意保持苗床潮濕。4月中旬揭去棚膜,及時施肥、除草、澆水。 紫葉李 6.移植苗管理4月下旬,選陰雨天或晴天的下午4點后進行移植。起苗前,苗床灌足水,以利起苗減少傷根,根系又能多帶泥土?,F(xiàn)起苗現(xiàn)栽植,提高移植成活率。移植時株行距20厘米×30厘米。移植前每畝地施4至5噸腐熟農(nóng)家肥和含量各15%的三元復(fù)合肥0.05噸,深耕細耙后移植。栽后澆足水,育苗地保持不干不過濕,并加強病蟲草害防治。6月初,陰雨天前或土壤干旱灌溉前,每畝地撒施尿素0.025噸,以促進苗木生長。當(dāng)年移植苗平均高度可達1.5米左右,地徑1.5厘米。兩年生苗10元,三年生苗15元,量大者優(yōu)惠。
聯(lián)系時請說明是在園林網(wǎng)上看到的,謝謝。
供應(yīng)商信息
- 胡大雪(個體經(jīng)營)
- 聯(lián)系人:胡大雪
- 所在地:江蘇 沭陽
- 地 址: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新河鎮(zhèn)沙河苗木集散中心
- 手 機:13064808608
- 電 話:-
- 認(rèn) 證:
- 收藏名片 遞交名片
瀏覽記錄
相關(guān)求購
- · 高60公分以上水蠟、紅葉李
- · 香花槐、紅葉李、檜柏
- · 12公分紫葉李、紅葉李
- · 6公分毛桃、紅葉李
- · 紅葉李、山杏、山桃等
- · 6公分太陽李、紅葉李
- · 絢麗海棠、紅葉李、叢生丁香
- · 5公分紫葉李、紅葉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