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園林網(wǎng)! [登錄] [免費注冊]
園林網(wǎng)
商貿(mào) www.inwdoula.com/b2b/

上手機做生意

  • 手機版園林網(wǎng)

  • 園林網(wǎng)微信
  • 赤芍苗白芍苗中藥材種苗藥用芍藥苗赤芍芽頭芍藥花苗現(xiàn)挖基地發(fā)貨

  • 供應(yīng)商家:亳州市卓安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
  • 發(fā)布時間:2019/8/27
  • 有效期限:2020/2/23
  • 供應(yīng)地點:安徽亳州
  • 該信息已被查詢

【種植技術(shù)】

1、選地整地:白芍宜種于排水便利,地勢較平坦的細沙黃土和大巖黃土地;黏重土和巖礫土均不宜栽種。收獲后即將土翻挖50~67cm深,使土曬泡,第2次到8月復翻1次,拌牛糞或塘泥,溝泥2500~5000kg作基肥。

2、選種:主要有以下幾種。

(1)白花白蔸:蔸葉細分枝少,根頭粗圓,品質(zhì)好。

(2)紅花麻蔸:根粗壯而長,皮略帶黑色,產(chǎn)量高。

(3)紅花紅蔸:根長而瘦,產(chǎn)量高。

(4)紅花青蔸:苗短小,根多分枝。

其中以白花白蔸為*好,紅花紅蔸和紅花麻蔸次之,紅花青蔸*差。

3、栽種:白芍主要用分蔸繁殖(也可用種子繁殖)。當大暑前后收獲白芍時,將蔸上的粗根加工白芍,留下老蔸和老蔸的幼芽作種。老蔸無芽的一節(jié)切去,用黃土埋栽1個月左右,發(fā)芽后又可作種。種芽以粗壯飽滿有2個芽苞的為好。收種時,如果土地潤濕,馬上可以栽種。若當時雨水少,土太干,可將種根保藏在地窖或背風的房屋里,用潤細黃土堆放至立秋處暑邊,再行定植。栽種時8~10月均可,但以9~10月氣候溫和,土質(zhì)滋潤時為*好。栽種時用一短把鋤頭,挖一鋤深,隨即將種芽放下,栽的深度應(yīng)保持幼芽在土面上3cm左右,根系要伸直擺平,不能彎折,老苗應(yīng)露出在外。株行距43~50cm,每蔸以3個芽種為好,如果一蔸只有2個芽,就需另配一個種栽在一起。栽好后踩緊土,并淋1次淡糞水。每667㎡栽2000~3000株,需種85~100kg。

【栽培管理】

1、中耕與追肥:白芍生長期間,要做到有草即鋤。第1年出苗時鋤1遍,并淋1次大小淤保苗。第2年春初出苗后,需澆鋤1次,鋤深6~10cm,結(jié)合除草,每667㎡施放牛糞3000kg,再以大小淤500kg拌水淋1次。到9月時再施牛糞3000kg和挖土1次,并以桐枯250kg,糞250kg拌水施淋1次。第3年春天挖1次,每667㎡淋糞250kg拌水施淋1次。

2、排灌:白芍喜旱怕澇,一般不需灌溉。嚴重干旱時,宜在傍晚灌1次透水。多雨季節(jié)應(yīng)及時清溝排水,減少根病。

3、病蟲害防治:

(1)病害:

①葉斑?。撼0l(fā)生在夏季,主要危害葉片。病株葉常早落,生長衰弱。防治方法:發(fā)現(xiàn)病葉,及時剪除,清掃落葉,集中燒毀;發(fā)病前及發(fā)病初期噴1:1:100波爾多液或5%退菌特800倍液。7~10天噴1次,連續(xù)多次。

②銹?。何:θ~片,5月上旬發(fā)生,7~8月嚴重。防治方法:選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土地栽種,收獲時將殘株病葉集中燒毀,以消滅越冬病原菌。發(fā)病初期,噴波美0.3~0.4度石硫合劑或7%敵銹鈉400倍液,7~10天噴1次,連續(xù)多次。

③灰霉病:危害葉、莖、花各部分,多在開花后發(fā)生。在高溫高濕的條件下,發(fā)病較嚴重,使葉片枯萎脫落,植株生長衰弱。防治方法:清除被害枝葉,集中燒毀,雨后及時清溝排水,加強田間通風、透光;選無病芍芽作種,并用65%代森鋅300倍液浸泡10~15分鐘后栽種。發(fā)病初期噴1:1:100的波爾多液,每10~14天1次,連續(xù)3~4次。

④軟腐病:病原菌從種芽切口處侵入,是種芽儲藏期間和芍藥加工過程中的一種病害。防治方法:種芽儲藏要選通風處,使切口干燥,儲放場所先鏟除表土及熟土,后用1%甲醛或波美5度石硫合劑噴灑消毒。

(2)蟲害:主要害蟲為蠐螬和小地老虎,可按常規(guī)方法防治。

【收獲與加工】白芍過去多系4~5年收獲,現(xiàn)在由于多施肥,一般2~3年采收。同時白芍種植時間若五六年以上則有脫殼(栓層皮脫落)現(xiàn)象,切片不光滑,品質(zhì)變次。故現(xiàn)多為2~3年收獲。采收時以大暑前4~5天采挖為*適宜(北方地區(qū)可推遲)。這時采挖100kg鮮白芍可曬干貨50kg。逾期挖的曬干貨40kg,提早采挖的也影響產(chǎn)量。據(jù)藥農(nóng)經(jīng)驗,白芍過了大暑后開始在土內(nèi)發(fā)芽,只有大暑前后個把月是白芍休眠期,其他月月都長,因此收獲必須及時,挖時,*好選擇雨后天晴土壤濕潤時進行,先齊地割去苗子,然后用耙頭一行行翻挖,挖時注意不要傷斷肉根。加工時,將采挖的白芍,去掉毛須,選出種蔸,按大小分開堆放,用冷水洗干凈(不能洗脫皮,否則變紅色)。如果白芍曬蔫了,需放入冷水中浸10~20分鐘,使其恢復原狀,才不會起皺皮。洗好后,用大鍋把水燒開,將白芍倒人鍋內(nèi),水以蓋到4~7cm為度,然后蓋好鍋蓋,不斷地加火,水開后,翻動2~3次,待水里出小氣泡時,再抽一根白芍驗看,若有0.2cm厚的變了色,即撈起浸在冷水中。一鍋水煮3次即要換水。浸后用竹片刨去粗皮,刨時不可太重,如刨去白肉,不但出貨率少,而且皺皮,影響質(zhì)量。刨后,放入清水中洗干凈,然后用煤火烘烤(火不宜太大和有煙,否則起泡黑皮),然后在太陽下曬2天,又攤放幾天再曬,中午太陽猛烈時,用簟子蓋l小時,以免曬起皺皮。曬或炕至九成干時,用刀切去頭尾,再分等曬至全干即成。

芍藥百科 形態(tài)特征:根:根由3部分組成:根頸、塊根、須根。根頸頭(區(qū)別于“根莖”,根頸是根,根莖是莖)是根的最上部,顏色較深,著生有芽;塊根由根頸下方生出,肉質(zhì),粗壯,呈紡錘形或長柱形,粗0.6~3.5厘米,外表淺黃褐色或灰紫色,內(nèi)部白色,富有營養(yǎng),塊根一般不直接生芽,斷裂后卻可萌生較小的新芽,因此秋季收集5厘米以上的斷根也可繁殖;須根主要從塊根上生出,是吸收水分和養(yǎng)料的主要器官,并可逐漸演化成塊根。芍藥的根按外觀形狀不同,一般又可分為三型:粗根型、坡根型、勻根型。粗根型,根較稀疏,粗大直伸;坡根型,根向四周伸展,粗細不勻;勻根型,根條疏密適宜,粗細均勻等。根可入藥。 芽:叢生在根頸上,肉質(zhì),冬季在地 更多“芍藥”信息
赤芍苗白芍苗中藥材種苗藥用芍藥苗赤芍芽頭芍藥花苗現(xiàn)挖基地發(fā)貨 由 亳州市卓安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 提供,致電了解詳情
15178061820    -
聯(lián)系時請說明是在園林網(wǎng)上看到的,謝謝。
在線咨詢: QQ交談
  • ·留言后我們將直接把您的留言發(fā)送到該企業(yè)的站內(nèi)留言箱。
  • ·園林網(wǎng)正式會員,我們將以手機短信的方式提醒您有留言信息
  • 聯(lián)  系 人:
  • 聯(lián)系方式:
  • 內(nèi)      容:(500字以內(nèi))
  • 驗  證 碼:驗證碼看不清?
  •  

供應(yīng)商信息

瀏覽記錄

    版權(quán)所有:園林網(wǎng) 客服郵箱:Service@Yufdsdsdfin.com 客戶服務(wù)熱線:0571-8556665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