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系方式
- 沭陽縣景春綠化苗木場
- 聯(lián)系人:周永春
- 所在地:江蘇 沭陽
- 地 址:江蘇省沭陽縣堰下村花木區(qū)62號
- 手 機:13218912815
- 電 話:0527-83397340
- 認 證:
中等觀花,觀葉喬木,高12m,樹冠圓形,枝繁葉茂,三月末開花,圓錐花序,花大、粉紅色繁多,葉秋季變成黃色。樹皮灰褐色,有片狀剝落。小枝粗壯,栗褐色,光滑無毛。小葉通常7枚,倒卵狀長橢圓形?;ㄆ跒?月?;ㄐ?,紅色 。果球形或倒卵形,紅褐色,9-10月成熟。是非常理想的行道樹、園景樹。在春季新葉初上時,葉色殷紅如血,十分艷麗。在夏季的時候,也會因為樹葉的不同長勢而呈現(xiàn)多色,上部微紅,中間嫩綠,下部墨綠,到了秋季,葉色澄黃如金,故又有變色木之稱。樹體通直,十分偉岸。開花時,紅色圓錐形花序綴滿樹冠,綠樹紅妝,非常美麗。生長習性 喜光、耐遮蔭、耐寒、適應城市環(huán)境,抗風性強,喜排水良好的土壤。原產(chǎn)北美洲大陸,喜陽光,稍耐陰,適于氣候溫暖、濕潤地區(qū),也能耐-43℃低溫。繁殖 紅花七葉樹通常用播種法繁殖,也可以用白花七葉樹作砧木進行嫁接繁殖。種子不耐貯藏,可隨采隨播種,或用沙收藏至翌春3月上旬平床條播,也可點播。幼苗喜濕潤,幼苗入冬前需包草防寒。 栽培管理: 浸種1-2天,18-25℃直接混沙催芽。幼苗喜陰,播種時在夏季注意做好適當遮陽,加大田間肥水管理,可打破其夏季休眠,延長其生長期。水肥管理;生長期應保持盆土濕潤,但忌積水或長時間過濕,夏季應勤澆水和經(jīng)常向樹身及周圍地面噴水,冬季宜適當少澆水。在生長季節(jié)每半個月澆施1次稀薄的餅肥水或糞肥水,在炎熱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不要施肥。光溫要求;性喜光,稍耐陰,喜溫暖,不甚耐寒。陽光充足、通風良好、溫暖濕潤的地方養(yǎng)護;病蟲害防治;主要害蟲有茶長卷葉蛾,可用35%伏殺磷乳劑2000倍液噴殺;天牛,可涂以石硫合劑殺之;介殼蟲,可人工刷洗除之;蚜蟲,可用40%氯氰菊脂1000倍液噴殺。 其栽培方法與管理方法與銀杏相似。[3]觀賞應用 該樹種株形高大,開花繁茂,每到花期,景象十分壯觀,是深受人們喜愛的園林綠化樹種。良好的觀花觀葉園林樹種,適用于人行步道,公園,廣場綠化,孤植或成行栽植都可。
溫馨提示: 以上是關于【七葉樹種子】的詳細介紹, 產(chǎn)品由沭陽縣景春綠化苗木場為您提供,如果您對沭陽縣景春綠化苗木場產(chǎn)品信息感興趣可以聯(lián)系供應商 ,您也可以查看更多與【七葉樹】相關的產(chǎn)品!
- 江蘇省沭陽縣景春綠化苗木場,是經(jīng)工商部門注冊、園林主管部門審批核準的正規(guī)綠化企業(yè) ,坐落于交通便利,環(huán)境優(yōu)美,千古美人虞姬的故里,被譽名為“中國花木之鄉(xiāng)”“*綠化千佳村”的江蘇省沭陽縣顏集鎮(zhèn)堰下村。 本場地處蘇北黃淮平原,東鄰連云港,南靠淮安,西接徐州,北近山東臨沂,緊鄰205國道,新長鐵路,京滬高速,交通十分便利,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是溫帶北緣,也是花木培植的中轉(zhuǎn)基地,該基地風景怡人,規(guī)模宏大,民風淳樸,治安良好,更是蘇北地區(qū)*大的花卉苗木批銷集散基地,苗木占地總面積達35*。 經(jīng)營苗木品種達800余個,主要繁育推廣各類園林造景必需的*二*保護樹種,以及各類新優(yōu)彩葉樹種、行道樹、花灌木、喬木、色塊類、綠籬類、觀賞竹類、花卉盆景類、花籬類、刺籬類、地被類、草坪類、節(jié)日草花等共達23大類,苗木品種*且不斷推出新品種,產(chǎn)品多適應北方、西部氣候寒冷、煙堿性土壤,土質(zhì)干旱等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 >>詳情
- 主營產(chǎn)品:綠化苗木,草種,,,,
- 企業(yè)類型:私營企業(yè)
- 員工人數(shù):8-12
- 成立時間:2009-1
七葉樹形態(tài)特征:落葉喬木,高達25米,樹皮深褐色或灰褐色,小枝、圓柱形,黃褐色或灰褐色,無毛或嫩時有微柔毛,有圓形或橢圓形淡黃色的皮孔。冬芽大形,有樹脂。掌狀復葉,由5~7小組成,葉柄長10~12厘米,有灰色微柔毛;小葉紙質(zhì),長圓披針形至長圓倒披針形,稀長橢圓形鉀先端短銳尖,基部楔形或闊楔形,邊緣有鈍尖形的細鋸齒,長8~16厘米,寬3~5厘米,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除中肋及側(cè)脈的基部嫩時有疏柔毛外,其余部分無毛;中肋在上面顯著,在下面凸起,側(cè)脈13~17對,在上面微顯著,在下面顯著;中央小葉的小葉柄長1~1.8厘米,兩側(cè)的小葉柄長5~10毫米,有灰色微柔毛。 花序圓筒形,連同長5~10厘米的總花梗在內(nèi)共長21~2 5厘米,花序總軸有微柔毛,小花序常由5~10朵花.組成,平斜向伸展,有微柔毛,長2~2.5厘米,花梗長2~4毫米。花雜性,雄花與兩性花同株,花萼管狀鐘形,長3~5毫米,外面有微柔毛,不等地5裂,裂片鈍形,邊緣有短纖毛;花瓣4,白色,長圓倒卵形至長圓倒披針形,長約8~12毫米,寬5~1.5毫米,邊緣有纖毛,基部爪狀;雄蕊6,長1.8~3厘米,花絲線狀,無毛,花藥長圓形,淡黃色,長約1~1.5毫米;子房在雄花中不發(fā)育,在兩性花中發(fā)育良好,卵圓形,花柱無毛。 果實球形或倒卵圓形,頂部短尖或鈍圓而中部略凹下,直徑3~4厘米,黃褐色,無刺,具很密的斑點,果殼干后厚5~6毫來,種子常1~2 粒發(fā)育,近于球形,直徑2~3.5厘米,栗褐色;種臍白色,約占種子體積的1/2。花期4~5月,果期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