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苗圃供應白蠟實生苗400萬棵,國槐實生苗100萬棵
- 所 在 地山東濱州
- 發(fā)布時間2016/11/10
- 瀏覽次數(shù)441
聯(lián)系方式
- 惠民縣馳騰苗木有限公司
- 聯(lián)系人:李靈寶
- 所在地:山東 濱州
- 地 址:山東省惠民縣開發(fā)區(qū)98號
- 手 機:13210412888
- 電 話:0543-5258958
- 認 證:
自家苗圃供應白蠟實生苗400萬棵,國槐實生苗100萬 白蠟樹上放養(yǎng)白蠟蟲,也是白蠟樹的重要經(jīng)濟價值之一。 白蠟蟲[Ericerus pela (Chavannes)]為昆蟲中的一種介殼蟲,雌雄異形。雌蟲發(fā)育成熟后營固定生活;雄蟲有一對翅,但生命短促,在野外不易發(fā)現(xiàn)。分泌蠟主要靠白蠟蟲幼蟲,一齡雌幼蟲全不泌蠟;二齡雌幼蟲能分泌微量蠟粉。一齡雄幼蟲能分泌微量蠟絲;白蠟蟲產(chǎn)蠟以來自二齡雄幼蟲為主。白蠟蟲甚小,形似浮塵子,靠口針插入植物葉或枝吸取養(yǎng)分營生,蠟乃管狀腺泌出之新陳代謝產(chǎn)物。白蠟蟲在我國能大量繁殖,受精雌蟲在寄主白蠟樹枝條上越冬,一年一代,因產(chǎn)蠟量豐,乃成為我國重要資源昆蟲中之一。雄幼蟲分泌蠟絲,蠟絲不斷增加結成蠟花,后期蟲體完全被蠟花所包埋,*后雪白蠟花乃將枝條全部或大半部包裹,此時即可進行采蠟,此即蟲白蠟,習稱白蠟,因為是我國特產(chǎn),西洋人直呼為中國蠟(Cerachinensis, Chinese wax)。因為我國利用蟲白蠟*早,知養(yǎng)殖白蠟蟲已有千多年歷史,所以白蠟蟲學名中之稱名“Pela”即采湖南方言“白蠟”之語音而訂定,為拉丁文“白蠟蟲”學名。中國用蠟歷史長久,已有三千年余年的歷史,黃蠟(蜂蠟)和白蠟(蟲白蠟)就是蠟料主要來源。 國槐樹,[1]羽狀復葉,小葉較小,因此樹冠濃密。槐樹的一*側枝粗壯,樹冠因此云團狀?;睒溆懈鼍?,氮素營養(yǎng)充足,因此葉色呈墨綠色。遠看槐樹的樹冠的如同一團墨綠濃云,墨綠色是一種晦暗的色彩,濃云同樣會帶來晦暗?;睒涞墓麑崬榭s縊呈串珠狀角果,縮縊處很細?;睒淝v果縮存樹上,到第二年雨季,遇到降雨,縮縊處受雨水浸濕而斷裂落下,果皮被浸泡腐爛而露出種子,把樹蔭下的地面染成暗綠色?;睒淙菀自馐苎料x危害,蚜蟲分泌物落到地面也會把地面染成黑色。槐蔭下因此常常呈黑色,同樣具有晦暗之意。所以,槐樹一名源自“晦暗”。“槐”字與“晦”字讀音相近,“槐樹”就是“晦樹”,表示樹冠晦暗的一類樹。正因為槐樹的這個特點,人們喜歡在槐陰下乘涼聚會,漢代有人因此認為“槐,就是望懷的意思,人們站在槐樹下懷念遠方來人,想與來人共謀事情”, 這實際是因為僅僅注意到人們喜歡在槐陰乘涼的現(xiàn)象而對槐樹得名的一種人文解釋。由于適宜人們乘蔭納涼,槐樹還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吨芏Y.秋官》記載:周代宮廷外種有三棵槐樹,三公朝見天子時,站在槐樹下面。三公是指太師、太傅、太保,是周代三種*高官職的合稱。后人因此用三槐比喻三公,成為三公宰輔官位的象征,槐樹因此成為中國著名的文化樹種。
溫馨提示: 以上是關于【自家苗圃供應白蠟實生苗400萬棵,國槐實生苗100萬棵】的詳細介紹, 產(chǎn)品由惠民縣馳騰苗木有限公司為您提供,如果您對惠民縣馳騰苗木有限公司產(chǎn)品信息感興趣可以聯(lián)系供應商 ,您也可以查看更多與【國槐】相關的產(chǎn)品!
- 山東馳騰苗木有限公司 主供:落葉喬木、果樹、鹽堿抗風沙等苗木 檉柳:50cm高-1米高-1.5米高-2米高500萬株(風沙造林耐鹽堿) 白榆:小苗500萬株-2cm-3cm-5cm-8cm-10cm-15cm-30cm數(shù)量大 榆樹:小苗500萬株-2cm-3cm-5cm-8cm-10cm-15cm-30cm數(shù)量大 國槐:3-4-5-6-8-10-12-15-20-30-50公分粗 刺槐:2-3-4-5-6-7-8-10-12-15-20-30-50公分粗 白蠟:2-3-4-5-6-7-8-10-12-15-20-25-30公分粗 柳樹:2-3-5-8-10-12-15-20-30-40-50公分粗量大 棗樹、蘋果樹、杏樹、梨樹、石榴樹、柿子樹等大小規(guī)格* 聯(lián)系 人:李靈寶 手 機:13625437711 13210412888 >>詳情
- 主營產(chǎn)品:鹽松,檉柳,鹽松杯苗,白蠟,石榴樹,鹽松容器苗
- 企業(yè)類型:個人經(jīng)營者
- 員工人數(shù):15
- 成立時間:2013-1
國槐|白蠟產(chǎn)地分布: 槐樹原產(chǎn)于中國,又叫中華槐,國槐。國槐在不少國家都有引種,尤其在亞洲;原來在中國北部較為集中,北自遼寧、河北,南至廣東、臺灣,東自山東,西至甘肅、四川、云南。常見華北平原及黃土高原海拔1000米高地帶均能生長。甚至在山區(qū)水少的地方都可以成活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