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供應 刺柏 各種規(guī)格
- 所 在 地江蘇沭陽
- 發(fā)布時間2016/3/25
- 瀏覽次數551
聯(lián)系方式
- 江蘇省沭陽縣盛大苗木場
- 聯(lián)系人:李經理
- 所在地:江蘇 沭陽
- 地 址:江蘇省沭陽縣顏集鎮(zhèn)盛大苗木場
- 手 機:13401888330
- 電 話:-
- 認 證:
刺柏,別名翠柏、杉柏、臺灣刺柏、瓔珞柏、扎柏 柏香、垂柏、刺柏、樹短柏木、山杉、臺檜、臺松。屬于常綠小喬木,性喜冷涼氣候,耐寒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酸性土以至海邊在干燥的巖縫間和沙礫地均可生長。喜光,耐寒,耐旱,主側根均甚發(fā)達,在干旱沙地、向陽山坡以及巖石縫隙處均可生長,作為石園點綴樹種*佳。常用做園林用途,廣泛用于高速公路綠化。喜光,耐寒,耐旱,主側根均甚發(fā)達,在干旱沙地、在肥沃通透性土壤生長*好。向陽山坡以及巖石縫隙處均可生長,作為石園點綴樹種*佳。在自然界常散見于海拔1300~3400米地區(qū),但不成大片森林。綠化作用: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用途很廣,作為綠籬,行道樹,也用于制作樹樁盆景,剪扎盆景。刺柏樹姿柔美,為優(yōu)良的園林綠化樹種。適于對植、列植和群植,亦可制作盆是觀賞。亦是水土保持的造林樹種。
2014年咱們苗木場的價格:
喬灌木 | 米徑 | 高度 | 冠幅 | 地徑 | 單位 | 價格 |
刺柏 | - | 30 | 15 | - | 株 | 1 |
刺柏 | - | 40 | 20 | - | 株 | 1.6 |
刺柏 | - | 50 | 25 | - | 株 | 2.5 |
刺柏 | - | 60 | 25 | - | 株 | 3 |
刺柏 | - | 70 | 30 | - | 株 | 4.5 |
刺柏 | - | 80 | 30 | - | 株 | 5.5 |
刺柏 | - | 90 | 35 | - | 株 | 6 |
刺柏 | - | 100 | 35 | - | 株 | 8 |
刺柏 | - | 110 | 40 | - | 株 | 9 |
刺柏 | - | 120 | 45 | - | 株 | 10 |
刺柏 | - | 130 | 50 | - | 株 | 11 |
刺柏 | - | 140 | 55 | - | 株 | 13 |
刺柏 | - | 150 | 60 | - | 株 | 18 |
刺柏 | - | 160 | 65 | - | 株 | 20 |
刺柏 | - | 180 | 70 | - | 株 | 25 |
溫馨提示: 以上是關于【低價供應 刺柏 各種規(guī)格】的詳細介紹, 產品由江蘇省沭陽縣盛大苗木場為您提供,如果您對江蘇省沭陽縣盛大苗木場產品信息感興趣可以聯(lián)系供應商 ,您也可以查看更多與【刺柏】相關的產品!
- 江蘇省沭陽縣盛大苗木場主要經營優(yōu)質品種有:檜柏、國槐、欒樹、合歡、青桐、白臘、大葉女貞、速生脫毒櫻花、紅葉櫻花、側柏、垂柳、垂榆、金絲柳、楓楊(元寶柳)、黃金槐、龍爪槐、香花槐、金葉復葉槭、金葉槐、金葉榆、楸樹、椿樹、苦楝、楊樹、泡桐、火炬、紅花槐、銀杏、法桐 、五角楓、三角楓、刺槐、廣玉蘭、白玉蘭、紫玉蘭、紅玉蘭、絲棉木、重陽木、馬褂木、七葉樹、紅櫨、黃櫨、杜仲、燈臺樹、沙金柏、側柏、刺柏、龍柏、蜀檜、雪松、鋪地柏、沙地柏、白皮松、華山松、刺松、黑松、花柏、金邊黃楊、黃楊球、瓜子黃楊、北海道黃楊、海桐球、雀舌黃楊球、火棘球、紅葉石楠、石楠、枇杷、桂花、紅楓、櫻花、棕櫚、臘梅、海棠、海桐、法國冬青、枸骨球、南天竹、紅梅、榆葉梅、珍珠梅、美人梅、紫葉矮櫻、紅葉李、紅葉碧桃、壽星桃、垂絲桃、紫薇(百日紅)、夾竹桃、劍麻、十大功勞、紫荊、木槿、連翹、丁香、棣棠、火棘、迎春、竹子、紅王子錦帶、木瓜 >>詳情
- 主營產品:綠花小苗,喬灌木,廣玉蘭,大葉女貞,白玉蘭,紅葉小檗
- 企業(yè)類型:個人經營者
- 員工人數:10
- 成立時間:2012-8
刺柏形態(tài)特征:喬木,高達12米;樹皮褐色,縱裂成長條薄片脫落;枝條斜展或直展,樹冠塔形或圓柱形;小枝下垂,三棱形。
葉三葉輪生,條狀披針形或條狀刺形,長1.2-2厘米,很少長達3.2厘米,寬1.2-2毫米,先端漸尖具銳尖頭,上面稍凹,中脈微隆起,綠色,兩側各有1條白色、很少紫色或淡綠色的氣孔帶,氣孔帶較綠色邊帶稍寬,在葉的先端匯合為1條,下面綠色,有光澤,具縱鈍脊,橫切面新月形。雄球花圓球形或橢圓形,長4-6毫米,藥隔先端漸尖,背有縱脊。
球果近球形或寬卵圓形,長7-10毫米,徑6-9毫米,兩年成熟,熟時淡紅褐色,被白粉或白粉脫落,頂端有3條輻射狀的皺紋及3個鈍頭,間或頂部微開裂;種子3粒,稀1粒,半月圓形,具3-4棱脊,頂端尖,近基部有3-4個樹脂槽。
生長習性:喜光,耐寒,耐旱,主側根均甚發(fā)達,在干旱沙地、在肥沃通透性土壤生長最好。向陽山坡以及巖石縫隙處均可生長,作為石園點綴樹種最佳。在自然界常散見于海拔1300~3400米地區(qū),但不成大片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