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方式
- 宜黃縣綠農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
- 聯系人:陳華釵
- 所在地:江西 撫州
- 地 址: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桃陂鄉(xiāng)鄉(xiāng)政府旁
- 手 機:18707941888
- 電 話:0794-7648668
- 認 證:
企業(yè)動態(tài)
鐵元素缺乏對種植藍莓有哪些影響?需要怎么防治?
發(fā)布時間:2015/9/6
由于藍莓對氣候及土壤條件要求較高,使藍莓產業(yè)發(fā)展受到一定的制約。如生產中土壤水分供應不足或分布不均,土壤的pH過高,土壤中有機質含量不足,*易導致藍莓發(fā)生各種營養(yǎng)失調癥,*常見的缺素癥狀是缺鐵、缺鎂和缺硼。其中以缺鐵*為常見,現江西綠農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主要針對藍莓缺鐵癥進行分析,將其防治措施介紹如下: 1、鐵素營養(yǎng)功能:植物體內鐵的含量影響葉綠素的形成及其功能。 鐵為葉綠素合成中某些酶或酶輔基的活化劑。缺鐵葉片中葉綠素含量降低,葉綠素與蛋白質結合的牢固性降低。 鐵存在于許多重要酶或輔基的組成中,如細胞色素氧化酶,過氧化氫酶,過氧化物酶,氧還蛋白細胞色素,在三羧酸環(huán)酶系中有活化順烏頭酸酶的作用。 鐵在植物體內與血紅蛋白有關,存在于電子轉移鍵上,催化氧化或還原反應,鐵參與一些氧化酶相非血紅蛋白酶(黃素蛋白)的組成。 鐵是植物體內*氧化還原過程中*其重要的參加者,鐵可以發(fā)生三價和二價離子狀態(tài)的可逆轉變,因而是植物體內*氧化還原過程中*其重要的參加者,在呼吸作用中起電子傳遞作用,缺鐵葉綠素呼吸強度降低。 鐵在植物體中流動性小,因此缺鐵癥表現在上部葉上,缺鐵失綠的植株體內,可溶性氮比正常植株高5~15 倍,而蛋白質卻大大低于正常植株,說明氨基酸合成蛋白質受阻。 2.藍莓缺鐵癥狀表現 缺鐵失綠是藍莓常發(fā)生的一種營養(yǎng)失調癥,因為鐵在植物體內是不易移動的元素,因此缺鐵時,*先在植株的頂端等幼嫩部位表現出來。其主要癥狀是葉片失綠黃化,開始出現癥狀是葉脈間失綠,但葉脈保持綠色,好像一個圣誕樹的形狀,其中新梢頂部葉片癥狀表現早且嚴重。 隨著缺鐵時間的延長或嚴重缺鐵時葉脈的綠色也會逐漸變淡并逐漸消失,使整個葉片呈黃色甚至白色,有時會出現棕褐色斑點,*后葉片脫落嫩枝死亡。植株生長停滯并死亡。 3、藍莓缺鐵失綠的主要原因 藍莓出現缺鐵失綠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土壤里真的缺少鐵,而是土壤pH過高、土壤有機質含量過低以及干旱導致水分供應不足等原因,影響了藍莓對鐵元素的吸收。 (1)土壤pH過高 植物吸收的鐵是二價鐵離子。當土壤pH增加時,鐵被氧化成難溶的三價鐵,降低了土壤中有效鐵的供應。藍莓適宜的土壤pH為4.0~5.5。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進行藍莓栽培需要土壤調酸,但生產中如果土壤酸度不夠易導致pH過高,從而影響藍莓對Fe元素的正常吸收導致缺鐵失綠。 (2)有機質含量不足 土壤有機質對鐵的活化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當土壤有機質含量過低時,土壤中有效鐵的含量也低。藍莓適宜生長的土壤有機質含量是8%~12%,至少不低于5%。如果有機質含量過低,易出現缺鐵失綠。 4、藍莓缺鐵失綠的防治措施 (1)葉面噴施鐵肥 常用葉面鐵肥為硫酸亞鐵和螯合鐵。噴施硫酸亞鐵只能使葉片暫時恢復綠色,而且硫酸亞鐵在葉片中很難擴散,常在葉片上形成綠色斑點。建議噴施螯合鐵,濃度為0.1%~0.3%,可連續(xù)噴3次,間隔7~15d,一般30d葉片即可恢復綠色。 (2)充分土壤改良 土壤調酸的常用方法是施用硫磺粉,其對土壤酸度調節(jié)效果持久穩(wěn)定。硫磺施用后至少需30d左右可起 作用。硫磺使用量1~1.5kg/m3 。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可通過向土壤中加入腐爛的鋸末、秸稈、松針,草炭等,生產上常在土壤調酸的同時加入草炭,草炭與園土的比例1:1或1:2。改土需要充分混勻,通常降低pH與其它土壤改良措施如增加有機質等一同進行。以后每隔3a結合施基肥重復做一次,將硫磺粉和草炭施在樹冠周圍。 (3)定期測量土壤pH 藍莓栽培需要定期測量土壤pH,如發(fā)現pH過高且已出現缺鐵失綠癥狀,可采取1株藍莓用3L草炭土加100g硫磺粉,攪拌均勻后撒在藍莓的根系附近,蓋上秸稈等覆蓋物后澆透水,大概30d后藍莓土壤恢復正常[5]。如果土壤pH在正常范圍(4.0~4.5),但低鐵狀 況仍持續(xù)幾年,則可在土壤中施用螯合鐵28kg/hm2 或 硫酸亞鐵17kg/hm2。 1.使用酸性肥料 (4)施肥時主要采用酸性肥料,可提供營養(yǎng)的同時降低土壤pH。氮肥主要使用硫酸銨,復合肥使用硫酸鉀型復合肥。 (5)定期澆酸性水 夏季可每周澆1次酸水,澆水時用醋酸、冰乙酸等 將水pH調至4.5左右。 欲了解更多種植藍莓相關管理技術請進入江西綠農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官網 www.jxlnhm.com www.jxlnm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