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資料 |
 |
種 名: |
云南山茶 |
學 名: |
Camellia reticulata Lindl. |
別 名: |
滇山茶,野花茶,滇茶花,大茶花,南山茶 |
科: 山茶科 |
屬: |
山茶屬 |
|
|
|
形態(tài)特征 |
高可達18m,胸徑57cm。小枝黃褐色,嫩枝無毛。葉互生,具細鋸齒,先端鈍至漸尖;葉表深綠,背面淡綠,革質。花單生或2~3朵簇生葉腋或枝頂,徑6~8cm,無花梗,花瓣5~7枚,倒卵形,先端微凹,基部聯合;ㄓ袉伟辍桶、重瓣各類型;花色有粉紅、大紅、紫紅、銀紅以及紅百相間各種。 |
|
|
生長習性 |
喜半陰,忌日曬、干燥,氣溫18~24℃、相對濕度60%~80%為最適宜氣候。喜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酸性(pH4~5)土壤。不耐鹽堿,根系淺,忌強風,不耐修剪。長壽樹種,樹齡可達數百年。 |
|
|
園林用途 |
可孤植、群植于公園、庭院及風景區(qū),是優(yōu)良的觀賞樹種。 |
|
|
繁殖培育 |
用種子繁殖和靠接法。秋季采果,蔭處晾干,種子多水,有油質,壽命短,取出后應隨即插于山間造林地,株行距1×1米,每穴插入種子2-3粒,至來年春季發(fā)芽,加強撫育管理;驅⒎N子用濕沙貯存,至翌年早春播于苗床,約20天發(fā)芽,至苗高20-30厘米時,于5-6月雨季移植上山。造接法系于4-5月間,用山茶花作砧木,與云南山茶花靠接,約100天可愈合,即可將云南山茶花接穗下端從母樹上剪下,即成新株。用扦插法也可成活,但成活率低。也可試用組織培養(yǎng)法繁殖優(yōu)良無性系。
|
|
|
補 充 |
云南山茶花是云南特有種。葉光亮革質,花大而艷麗,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是本 油料植物和培育茶花新品種有用的種質資源。而古老的云南山茶花大樹反映我國的古老文明,應加以保護。云南山茶花的古老大樹無論栽植或野生,均應從速采取保護措施,嚴禁采摘破壞。各產地的野生居群亦應采取保護措施。西南地區(qū)各植物學及園林機構應積極加以擴大繁殖。
|
|
|
|
|